7月20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中心协办的第二期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结业暨第三期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
会议现场
国家疾控局、北京大学、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家、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疾控机构、部分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第二期和第三期项目学员共计18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峰主持会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峰主持会议。
展开剩余83%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峰主持会议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孙阳讲话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孙阳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项目成效。他指出,该项目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部署、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他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疫情形势和深入推进的疾控体系改革,必须高标准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孙阳要求学员们:一要胸怀国之大者,筑牢政治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勇攀科技高峰,引领创新发展,聚焦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健康大数据等前沿,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三要扎根实践沃土,锤炼过硬本领,在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增长才干,传承伟大抗疫精神,为公共卫生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致辞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坚实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北大医学部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积极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在前两期项目中,北大整合多领域资源,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学员的优秀成果已在地方实践中落地生效。乔杰强调,北大医学部未来将持续强化战略引领、拓展实践平台、优化体制机制、集聚多元力量,与各方共同构建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共同体,贡献“顶得上、靠得住”的领军人才。
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教学委员会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战略咨询专家李立明教授致辞
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战略咨询专家李立明在致辞中谈到第三期项目将立足新起点,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大数据、AI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推动“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落地。拓展国际合作:引入更多全球卫生安全案例,提升学员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优化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用”联动,加速研修成果向防控实效转化。教学委员会将继续严把质量,整合顶尖资源,搭建更高水平平台
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高级总监翟家欢致辞
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高级总监翟家欢在致辞时表示,腾讯作为世界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始终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腾讯愿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的领导下,为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李全乐介绍项目执行情况
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李全乐介绍了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执行进展。该项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通过开展领军人才项目和青年精英项目,为中国疾控中心、省级疾控机构和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培养一批专业功底深厚,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能够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和卓越领导力的领军人才和公共卫生核心技术骨干。过去一年来,第二期领军人才项目采取多次短期集中授课、机构参访、线上讲座和专题研究等培养方式,以拓展视野、更新理念,增强战略思维和循证决策能力,提升专业领导力;青年精英项目通过7个模块课程教学、机构研修、线上讲座和专题研究等综合培养方式,以重构知识体系,夯实理论基础,着力提升其公共卫生核心专业技术能力。第二期项目邀请了14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理论授课、案例教学,安排了31名青年精英学员前往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以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多家高等院校进行机构研修,项目取得学员和多方的肯定和认可。未来,项目将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加强项目科学管理、优化培训评估体系,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第二期结业仪式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陈操、湖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倩莱分别代表第二期领军人才项目、青年精英项目学员分享了学习经历和收获,获得感和幸福感溢于言表。与会领导为第二期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
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李斌作报告
在题为《公共卫生现代化》的报告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李斌系统分析了公共卫生现代化的七大特征,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五大核心区别以及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他强调:“培养具有全球卫生事业情怀和胜任力的公共卫生人才是中国公共卫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疾控人必备的素质。”报告以其深刻洞察力和精辟分析,赢得现场学员阵阵热烈掌声。
来源
天金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